当前位置: 首页->名家大讲坛->课堂时录->正文

【名家大讲坛】直面死亡,活在当下

时间:2020年12月18日 21:31    来源:    作者:    阅读:

在人生的终点站,每个人都会面临死亡,超越死亡的恐惧并不等于消除它。12月17日晚七点,王云岭教授在缤果大剧院,向同学们讲述了疫情下的生与死和对生死的感悟,带领大家一起走进生命的殿堂,感悟生命的变化。

公元前430-公元前427年,雅典爆发鼠疫,在当地死亡了一半的人口;公元164-180年,古罗马的“安东尼瘟疫”,一天的时间两千人染病而死,总死亡人数达到五百万,在当时大大地削弱了古罗马的兵力;公元前541-542年,“查士丁尼瘟疫”延续了750年;1347-1351年,最骇人听闻的“黑死病”,在当时全世界死亡人数高达7500万;1580年,中国山西的“大同瘟疫”,十室九病;1981年西班牙瘟疫,全球平均死亡率2.5%-5%,感染瘟疫的症状为倒地大出血,病人由于缺氧全身呈现蓝色,最后在挣扎中死亡;2003年的“非典”,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最为熟悉,其传染性极强,致死率高。种种数据表明,传染性疾病的流传速度和致死率极为恐怖,如今,全球人民共同面对的新冠肺炎的传染性更为强烈。中国新冠肺炎的死亡率虽然超过了5%,但是在国家完善的制度、人民的高度配合下,中国成为了当下最安全的国家。

在面对新冠疫情,面对死亡的时候,人们为什么会感到恐惧呢?卢梭曾说:“谁要是自称面对死亡无所畏惧,他便是在撒谎”。但是本能反应过于强烈会影响正常的生活。托尔斯泰在《疯人日记》中表现出了他对于死亡的恐惧与深思。爱德华·蒙克自小体弱多病,某一次在一个桥边病发,他感受到了死亡的威胁,回到家后,便急急忙忙地画下了《呐喊》。死亡令人恐惧之处就在于它会让你失去所有亲人,也会让你失去人生中一切美好的事物。

死亡具有不可验证性,没有人知道死亡的感觉,死去之后会去哪里。死亡意味着“主体性”的丧失,而此事难以想象,那将会变成一个没有你的世界。死亡也意味着隔离和孤独,这只能由你一个人承担,生命有限,终有一天人会离去。人类对死亡恐惧也具有特殊性,“死后会去哪里?”这个问题只存在于人类社会,动物可以感知死亡甚至畏惧死亡,却不会存在对社会的灵性思考,而人类灵性的需求分为亲情友情、理想抱负之实现、人生志业之完成、生命价值和意义的落实,生从何来,死往何处之生命困顿。

在中国文化中,所谓死亡观就是人们关于死亡最根本的认识,儒家的死亡观:重生轻死。在重要性方面讲究生死有命富贵在天、舍身成仁、尽道正命、顺自然之道,活泼生发。道家死亡观:遵道贵人,生死齐一。庄子死妻,鼓盆而歌,面对生死,庄子以豁达的态度去面对,其目的是为了改变人们对于死亡的恐惧,从顺其自然的角度来看待死亡。佛家的死亡观:六道轮回,了悟生死。所有的宗教都不承认死亡是生命的终点,世事无常讲究变化,关于无常我们需要辩证的看待,以完整的生命周期视角看待死亡,这也是唯物主义的视角。西方文化中的死亡观,在古罗马时期的死亡哲学:死亡的诧异,发现人类会死,是人类文明的开始。中世纪死亡哲学:死亡的渴望。近代西方死亡哲学:自由主义和理性主义。现代西方死亡哲学:直面死亡。

未知生,焉知死?人们因为害怕而忌讳谈论死亡,我们需要对死亡有正确的认识,需要有死亡意识,谈及到死亡意识的觉醒,必须得拥有死亡意识。明天和意外哪个先来?没有人可以准确地回答这个问题,没有人会知道下一秒是不是会发生灾难。不可抗力因素人类无法预知,我们能做的就是活在当下,过好每一天,人不能逃离死亡,向死而生。在海德格尔看来“死”与“亡”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死”是过程,“亡”是结果。人类超越死亡的路径可以子女延续、建功立业、借助芯片等,可是那些还都是你吗?你还存在吗?引人深思。

生是偶然,死是必然。每个人都是历史的过客,与其每日都抱着对死亡的恐惧,不如充分利用自己的生命,过好当下。

(名师课堂办公室:胡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