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名师选修课->课堂时录->正文

【名师课堂】杜甫:爱无私,愁无边

时间:2020年11月30日 21:27    来源:    作者:    阅读:

觅一处幽静,煮一壶清茶,品味杜甫一生的潮起潮落。11月27日晚7点,在下里巴人剧场,胡俊修老师带领同学们走进唐代伟大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的一生。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里,杜甫记录了自家勉强用以遮蔽风雨的茅草房,以及被风吹雨打的遭遇。其他诗文也或多或少记录着他生活的贫苦。“长安苦寒谁独悲?杜陵野老骨欲折。”“痴儿不知父子礼,叫怒索饭啼门东。”读这些诗句,人们总会想起一个穷苦潦倒、抑郁寡欢的人物形象。但其实青少年时期的杜甫,其生活是相对安宁富足、潇洒自如的。杜甫出生在世代为官的家庭里,由此忠君爱国、仁爱为民的家族思想如同血脉一般流淌在杜甫的身体里。聪慧健壮的少年杜甫,已经立下了“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大志,立志要当上贤相,辅助明君,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

青少年时期的杜甫,家境优越、才华满腹、青春年少,度过了人生中最惬意、最悠然的一段时光。当最惬意的时光落下帷幕,人生的艰辛和苦难就接踵而来。他满怀信心的参加科举考试,想象着自己为国效力的场景。现实却给他泼了一盆冷水。第一次的失意并未带给他什么,还随着好友李白一起去游山玩水。但事实是残酷的,在这漫漫的十年长河之中,接二连三的失意将杜甫从往年那个意气风发,一心只为报国的青年变得满脸愁苦、抑郁寡欢,一夜白头兴许说的就是如此吧!

在日渐绝望中,他等来了一次机会。这一年,唐玄宗举办了三场盛典,杜甫便接连写了三首赋献给玄宗。玄宗看了,还不错,就让他等着被分配官职。本以为终守得云开见月明,结果这一等又过了四年,最后仅仅只分了个芝麻大的小官。若是以往,他定不会接受,这与他的雄心壮志远不匹配,但现在,迫于生活的无奈,他答应了。由于多年的一事无成,家中并没有固定收入,一家人过着吃了上顿没下顿的生活。可当他拿着那微薄的工资回到家后,迎来的却是儿子已被活活饿死的噩耗。那份丧子之痛,没有人能够同他感同身受。

天宝十四载,“安史之乱”爆发,整个国家陷入“地狱”之中,身为大唐的臣民,这股历史逆流同样无情地裹挟着在长安一事无成的杜甫。他悲痛,他无奈,他恨,恨自己的无能。在此之中,杜甫落入叛军手中,被押解到陷落的长安。不久,他从中逃脱出来,开始了漫长的逃难和漂泊。但由于安史之乱持续了八年之久,波及范围极广,没有办法,杜甫只能带着家人在战乱中逃命。而此时的杜甫,穷困潦倒,疾病缠身,十分凄惨。最终逝于扁舟上,享年五十九。

杜甫的后半生就像那一碗又臭又苦的中药,让人恐惧与逃避。但幸好,上天给了他一颗糖——杨氏。有人统计,历代诗人里,作品中出现“妻”字最多的就是杜甫了。那年,杜甫娶了他此生唯一的妻子,门当户对,天作之合。两人恩爱甜蜜,不离不弃。随着杜甫后面的一事无成,昔日的千金小姐穿上布衣,拿起锄头,干起了农活,从未一句怨言。杜甫常年在外追逐梦想,她理解支持,因为她爱他,她懂他。

“国家不幸诗家幸”,盛唐不复,却成一代“诗圣”。明明自己过的也并不如意,却仍要兼济天下,这便是杜甫的温情吧。




(名师课堂办公室:陈文娟 李桂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