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名师选修课->课堂时录->正文

【名师选修课】李白诗,唐诗魂

时间:2019年05月27日 22:13    来源:    作者:    阅读:

“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人识李白醉酒狂饮,谁知他拔剑四顾。“昔在长安醉花柳,五侯七贵同杯酒。气岸遥凌豪士前,风流岂肯落人后!”人们尽知李白才子风流,可谁知他白发孤舟。5月24日晚7点,同学们相聚下里巴人剧场和程韬光老师再次畅游“诗仙”的世界,一起仗剑放歌!

在群星灿烂的唐代诗歌中,李白无疑是最为耀眼的一颗星。即使是在整个中国诗歌史上,李白也是最伟大的诗人之一。他那豪放不羁的个性,排山倒海的气势,出神入化的意境,生动自然的语言,创造出一片雄奇瑰丽、五彩缤纷的诗境,使他成为最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与豪放派文学最优秀的代表。那首脍炙人口的《早发白帝城》诗情是那样豪迈,格调是那样轻快。可是谁能想到,这首充满生气和文采给人愉悦和振奋的诗,却是李白晚年之作,是他五十九岁时以衰病之身写下的作品?

天宝元年,他怀着“庶竭驽钝,大济苍生。”的想法入朝为官,供奉翰林一时间声名显赫。“天子门前尚容走马,华阴县内不得骑驴。”的轶事也广为人知。那是他仕途生涯中最为辉煌灿烂的时期,一时之间报国为民的伟大报负也逐渐实现,可一切不会如此顺利。他受权贵谗毁,在朝廷被排挤。“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朝廷容不下他,于是带着满腔忧愤与未尽的抱负毅然决然地离开了长安,一首《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反映了李白反权贵的精神。从此李白漂泊在外,官场的失意、百姓的疾苦、游子的辛酸、生活的贫苦,想必时时羁绊他前进的脚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天下的一轮明月洒下遍地清辉,勾起思乡愁绪。“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下独酌的你,欲排遣孤独寂寞,又感叹于世无知己,只好邀来明月与自己的身影同饮……

安始乱起,他因参加永王幕府而被流放夜郎。“平生不下泪,于此泣无穷。”一首《古风·大雅久不作》体现了李白文学上的复古精神。尽管没有归途,也义无反顾地往前走。“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这是对王昌龄被贬的宽慰;“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是他与汪伦的友谊深厚。或许他将不再感慨:“知音难觅,知己难求。”他一生坎坷,四海飘零,悲愁在所难免,苦闷也是当然。然而这也是程韬光老师想要告诉同学们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尽管悲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也需坚信“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诗歌是关于心灵的事情,心灵世界更是唐诗幽深处的文化精神。是发现自我完善自我的精神,是以梦为马进取向上的精神。李白诗中透露出的一种自由逍遥、蓬勃向上的生命精神,那是一种鲜亮澄澈、纯美至诚的人性魅力,一种“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人格力量。理解其中的奥妙它会让你的内心变得强大,胸怀变得豁达,生命平添亮色。


(名师课堂办公室: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