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名师选修课->课堂时录->正文

【名师选修课】文物足光辉,溯源为立本

时间:2019年04月02日 15:55    来源:    作者:    阅读:

有历史才有现在,知文物才知兴衰。文物,是一个国家或民族文化的结晶,是一个民族的骄傲。我们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文化遗产博大精深,可很多文物却流落他乡,难以归来。3月29日晚7点,陈长伟老师就同我们一起于下里巴人剧场这方天地探寻海外文物的漫漫归家路。

何为古玩,何为文物?两个问题,陈长伟老师便将大家带进中国文物的世界。古玩的简单说法就是指1911年以前的物品。而文物更多的是指历史上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遗存,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是重要的文化遗产。可这么宝贵的文化遗产却多数流于海外,数量之多,涵盖之广,远超于中国本土文物。那么到底是谁在‘收藏中国’。

顺着这个问题,陈长伟老师便带领我们回顾中国文物流失的历史,其大致可归为六种方式。一为战争抢劫如火烧圆明园、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二为代理征集,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文物贩子,通过此种方式流出中国的文物不仅数量大,而且名贵文物极多。就拿敦煌莫高窟为例:中国的西北,千里佛国,如果不是敦煌莫高窟的存在,谁还记得那里曾经佛教昌盛?可如今,佛像皆运往欧美,只留下经书残卷。我们痛恨斯坦因、泊希等人盗取我们的文化遗产,可贩卖昭陵二骏的却是国人。我们无法谅解斯坦因他们当年的作为,要谴责他们可耻的嘴脸,但同样挨板子的还应该有中国人。除去这两种主要方式其余四种方式则为:非法走私、移民携带、合理买卖、赏赐赠送。

我们的文物在大英博物馆、在枫丹白露宫、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它们流于四海,何时能回归?而我们又当如何追索?针对这两个问题,陈长伟老师给大家讲述了当今文物返还的六种途径:捐赠、商业回购、国际执法合作、国际民事诉讼、第三方斡旋、谈判协商。这六种中商业回购最不可取,其会加重国家经济负担还会助长文物走私的歪风。而法律追索作为被人们寄予厚望的文物回归手段,却因其执行难度大,而望尘莫及。我们都不希望我们的文物也同‘纳芙蒂蒂’一样一百六十年仍未回家。不过近年来通过双边渠道我们也迎接了许多文物的回归,其中也暴露出了我们的一些问题:身份认定缺乏明确标准;没有专门的机构来负责这项工作的研究和追索;缺乏数据库和动态管理体系;相关制度并不完善。如 “章公祖师”坐佛回国难就暴露了海外文物的回国路漫漫!文化需要母体,呼吁海外文物回归的背后,更是敏感的民族尊严。

文物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的忠实记录者和传播者,它记载着历史的兴衰,刻录着民族发展的轨迹,也承载着一个民族的荣耀与尊严。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创造了无数艺术奇迹,留下了千万件文献典籍。我们为拥有众多文物而自豪的同时,也时时痛心于近代以来我国文物的大量流失。然而,流失文物的回归需要的不仅仅是强烈的民族使命感和民族凝聚力,更需要强大的综合国力做支撑,相信通过大力发展政治、经济、文化等建设,我国必将在海外文物追索领域拥有更多的话语权,中华民族必将以正直、勇敢、不屈不挠的形象深得世界人民之心,将代表中华文明的遗失文物带回祖国的怀抱!

(名师课堂办公室:穆雪晴、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