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名师选修课->课堂时录->正文

【名师选修课】在适应中创造,在落魄中重建

时间:2018年12月04日 20:31    来源:    作者:    阅读:

百受纳粹摧残的德国仿佛经历了一场浩劫动荡不已,世界格局乾坤般突然扭转,美国一跃成为世界科学文化的中心,这场看似突兀的洲际大转移背后,实则早已暗自奠定基础。12月3日晚七点,李工真教授带领我们梳理世界科学文化中心大转移的历史脉络进程,从内在丝丝缕缕的联系,探索文化的流亡与世界科学文化中心转移的关系。

德国柏林大学的创建,教育体制的优越性带给了德国一个科学教育辉煌灿烂的时代,全球第一大经济体的荣誉让他们倍感荣耀,然而好景不长,随着纳粹分子的上台,希特勒残暴统治的加重,驱逐犹太血统的“文化清洗运动”接踵而至,黑暗还是到来了,流亡美国的知识难民浪潮滚滚而来。但在初期由于美国内部孤立主义的存在,他们害怕被拥有智慧血统的犹太科学家取而代之,并不太接纳这些犹太知识精英,可幸运的是,当时美国部分知识领袖与私人资助团体意识到了流亡的科学家们所能带来的先进文化知识浪潮。尽管去往美国流亡的科学家并不多,但他们的远见性与包容性对后来美国逐步引领世界文化潮流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李工真教授谈到,美国对犹太知识精英的邀请可以比作“天堂即将开启的大门”。事实也的确如此,美国对于不同文化的包容与接纳可以说是开启了另一个先进崭新的时代。

无论是美国原子核物理学的发展,还是获得了诺贝尔自然科学奖项的五位流亡科学家,“大科学”时代的到来推动着美国科学文化的发展,欧洲知识难民对美国科学文化发展的重大贡献大家有目共睹。也正是因为当初德国政治上的残暴、政策上的压迫、美国内部环境的压力,以及这批以流亡科学家为代表的欧洲新生科学家力量的加盟,才成就了美国如今的灿烂与辉煌。他们在适应中创造,在落魄中重生。事实上不仅是自然科学,这些流亡的知识精英在人文艺术与建筑设计等多个领域均有建树。哈里莱文曾将其与1453年的“文艺复兴”运动相提并论,称其是“具有催化作用的知识力量”。美国高层领袖也曾坦言“我们应该为希特勒树立一座纪念碑”。


然而为何新世界文化中心的确立不是强大的英国而是当时并不被看好的美国呢?跨越大西洋彼岸的流亡潮所带来的结果让人有些难以置信。但与最具潜力的英国相对比后我们不难发现,成功往往掌握在少数真理的手中。李工真教授认为,虽然当时饱受战争的英国确实无法为流亡难民创造良好的资源条件和安全的环境,但更致命的是由于英国内部文化的保守性,他们从未真正接受欧洲现代主义的必要性,无法容纳文化之间的差异,甚至把流亡的知识分子当做“弱势群体”,宁愿招纳民工也丝毫不考虑放低要求。也正因如此才有了后来流亡英国的恩斯特·鲍里斯呕心沥血极力推荐终未成功和流亡美国的拉茨罗·莫何里不费吹灰之力成功的巨大落差。即使后来知识难民回归本土重建当地文化,联系起与外界联通的纽带,但是德国文化因此遭受的创伤却无法痊愈,有许多科学家忍受不了摧残而引发精神疾病自杀身亡,德国与犹太建立的“文化共生现象”也轰然坍塌,无法再生。

最后,李工真教授提到,虽然科学文明的发展付出的代价是惨痛的,但在思想文化之间的碰撞体现出的跨越地域,跨越种族的交流却是和谐的。我们理应尊重科学尊重当下,爱护科学便是爱护未来。


(名师课堂办公室:刘晋怡、陈政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