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名师选修课->课堂时录->正文

【名师选修课】人类的蜕变:工业革命

时间:2018年11月30日 20:17    来源:    作者:    阅读:

当布匹不再由人类手动纺织;当煤被人们大量地使用;当钢被人类合成提炼,人类迈出了革新的第二步,从农业文明来到了工业文明。11月29日晚七点,闫雨教授在下里巴人剧场,以农耕文明中国的强大为引,对工业文明进行了更加深入的探讨。

为什么会进行工业革命?因为我们一直在追求更高效的生活方式。人类从原始的野蛮人不断进化,也许力气最大的也比不上几个月大的小象,但人类却有统治生物界的能力。直立行走解放双手,工业革命又解放了双脚,信息革命解放人们的内心,智能革命将解放人类的灵魂。工业革命正是人类抽象思维的第一次完美展示,人类学会用机器从事生产、管理生产,以大规模工厂化生产取代了工场手工生产,资本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在跨国公司所主导的大规模生产、大规模消费的国际体系下,泰勒制、福特制、科层制成为全球资源配置的组织模式,推动着工业文明走向成熟,国家治理也由权威型转向共治型。

“生产要素的改变导致了世界格局的变化”,英国是最早开始工业革命也是最早结束工业革命的国家,随后工业革命传播到整个欧洲大陆,19世纪传播到北美地区,后来传播到世界各国。工业革命前中国在政治和经济上领先西方许多,因为中国的治国制度是中央集权制,相对于西方各国在钱币流动、经济发展方面会少很多麻烦。可在工业革命开始之后,生产力由人力的多少变成了机械先进与否,加之清朝的闭关锁国、实行海禁,使得中国从工业革命时期开始衰败并被其它国家所赶超。

其实早在宋朝,中国的资本主义就开始萌芽了,并且中国是一个有智慧的国家,在伏羲年代就作出了《易经》来观测未来,而西方没有预测未来的工具,只能信仰神学。西方人民在宗教的压迫下爆发出了宗教改革,在这之后,才有了文艺复兴、思想启蒙、工业革命。因为中国人民没有西方如此狂热的宗教行为,手工业也不具备工业革命的基础,所以工业革命在中国没有适宜的‘温床’。

如今离我们最近的就是第四次工业革命了,在这期间,我们面临着科技发展与伦理道德的冲突。闫雨教授用最近科学界编辑试管婴儿的例子来反映科技与人的矛盾关系,同时以《我不是药神》的故事背景来提问同学:当我们面临相同药效的德国格列宁与廉价的印度格列宁时,大家会怎样选择。统计在场同学的观点后,我们发现有一半多的人是支持正版德国格列宁的。研制药品,其背后所花费的人力物力财力是无比巨大的,如果人们支持盗版,那么正版厂家将不会有资金去研制出更先进的药物,那社会的发展必将受到抑制。但高额的代价对于那些处于苦难的人来说又是一种无法承担的压力,发展与道德的冲突就在这样的环境下出现,而无论重视谁势必都会引起严峻的后果。

通过世界文明比较,生产要素的变迁,证实了人类新文明正在崛起。而中国文化是一种“和合文化”,我们正在不断汲取各种外在能量形成生生不息的精神,由此而产生的中国模式将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有益参考的模版,最终形成人类共同命运体的探究。这个问题的探究也正是我们当代大学生应该关注的事情,因为在未来的某一天,我们必将会扛起这一面大旗,与世界接轨,实现中华文明的伟大复兴。

 

 

 

 

(名师课堂办公室:潘德鹄、屈泽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