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名师选修课->课堂时录->正文

【名师选修课】世界精彩,聚焦于此

时间:2018年06月17日 02:54    来源:    作者:    阅读:

法国有红酒鹅肝,意大利有肉酱面青蚝汤,韩国有炸鸡可乐。不同国家的美食让吃货的世界丰富起来。埃及的金字塔,美国的自由女神,智利的复活岛石像群。各地的景色美不胜收,像彩虹糖一样多姿多彩。周一晚,我们有幸邀请到闫雨老师莅临我校,开展《世界文明比较》的名师选修课 ,与我们一起分享世界的精彩。

闫雨,现任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战略合作发展办公室主任、北京大学经济学院西南分院执行副院长。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应用经济学博士后、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士后、魁北京大学管理学院(加拿大)管理学博士后。曾任文化部中央文化干部管理学院科研处副院长(挂职)。兼任北京大学传统文化与现代管理基金管委会副主席、美国加州州立大学蒙特瑞湾分校IIED研究员博士后合作导师、中国商业经济学会商业经济应用与管理研究分会副会长、欧美同学会美国分会会员。

众所周知在世界历史长河中有四个文明古国:古巴比伦、古印度、古中国、古埃及。如今除了中国,其余的文明古国早已消失。老师说:“中国古代以农耕文明为主,留存至今最为人所熟知的,便是二十四节气表。”应时而种,顺时而收的理念在二十四节气表出现以后沿用至今。生态化的农耕方式形成了系统宏观的认识模式和修身养性的精神生活以及感悟生命的宗教文化。随后农业开始以惊人的速度发展,人类文明也得益于此开始进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正是农耕文明的出现人类文明才开始推进,但它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如守旧、轻商、社会关系、背离人类的发展准则等,这也成为了农耕文明在近代被人们所忽视甚至遗弃的缘由之一。

中国文化所带有的封闭性必然无法完全取代开放的现代社会,这就需要对中国文化赋予时代内容,进行现代诠释。中国的农耕文明所代表的是中国文化与中国精神,传统文化的基本价值观是以人为本、以德为本、以民为本、以合为本。在现代社会中,法律不是万能的,有其局限性,道德与之互为补充,才能共同促进社会秩序的良性发展。法律是最低限度的,“德治”与“法治”应该是并行不悖的。

“工业文明是人类抽象化思维的完美展示”闫老师说到。与农耕文明截然不同的是,工业文明将抽象具体化,应运而生出众多科技产品,这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生活品质,极大的加快了人类社会的发展。“最重要的是生产要素的转变。”闫老师强调,每一次产业技术革命都会引发社会生产力的大飞跃。农业革命使人类从野蛮时代走向文明社会,这期间,劳动力、土地是关键生产要素,社会关系强调绝对权力下的等级秩序,中国的集体主义、科举制、官僚制创造了农耕文明的辉煌。而在信息文明时代,知识创新及其现实应用推动了新一轮产业的结构布局。知识、信息、技术等“软要素”正在取代资本和劳动力成为决定国家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如今,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特征的智能革命,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新动能。美国的工业互联网、德国的工业4.0、日本的新机器人战略、欧盟和英国的数字经济战略等,都标志着智能革命浪潮的来袭。智能革命呼唤新文明崛起,在此领域,西方其他国家由于本国应用市场的狭小而无法发展出人工智能巨头公司,而与美国的差距不断拉大。为了拓展智能革命的格局,中国主张集体主义、共建共享共同利益的命运共同体模式,主张“兼容并蓄,和而不同”。“智慧社会”的理念被正式写进了报告当中,并与科技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网络强国、交通强国、数字中国并列。中国的智慧社会建设正在步入新的阶段。中国已经成为人工智能领域的主要竞争者,中国政府建设“智慧型经济”和“智慧社会”的目标将推动中国未来的增长。

未来的生活是便捷迅速且智能的,处处都是大国间的科技之争,农耕文明也许会被完全遗弃,但它所代表的和平,合作,谦虚,共赢会一直烙印在我们的思想里。农耕文明的感性与工业文明的理性并行,共同促进着人类社会的发展。

闫老师温和、幽默,整堂课同学们都在笑声与掌声中度过。闫老师总会在不经意之处,为我们营造思考的氛围,为我们讲述他对世界的看法与期望。最后闫老师说,世界这么大,应该去看看,因为你不知哪些地方会在什么时候就消失了,早去看看,才不会后悔,人生不要留有遗憾。

(名师课堂办公室彭之鑫、汤易灵)